【应征作答】来公司应征编剧的小伙伴聊天全展示发表时间:2025-01-25 04:10 年后的三月到五月,自己肯定是要啊重新杀回北京的,那么就需要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做起来,于是就小范围的找了一圈,看看有没有核实的,于是今天就来了一位应征编剧的,名叫红波的小伙伴,以下是全程的对话 老五:你是怎么爱上写作的? 红波:在我上小说时,我就特别喜欢语文,首先是爱上文字,我看到书中的文字,文笔特别优美,我就感觉文字特别有意思,很奇怪。 那时候我就翻看报纸和别的书籍,搜集短篇文章,尝试写日记和作文,而且我特别喜欢(爱上了)写作,每次写完一篇作文教给老师,我的心情就特别激动期待,希望老师尽快批改我的作文,我太想看到批改的结果。 从小学到初中辍学之间,我每一次写作文,老师都会在全班朗读我的作文,那时我就特别激动,对写作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每次的语文考试,都有写作文,如何作文是30分或者40分,我绝大部分都得过28分和38分,但是很遗憾,我从来没有得过满分作文。 在这期间,我必须坦然承认错误,我仿写和抄袭过别人的作文,当然一眼就被老师看穿,我受到了批评。我初中时为什么辍学?那时候由于我个人的原因,家庭的环境,爸妈之间的关系,我与爸妈之间的关系,导致我患上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所以我辍学了。 但是无论我的病情有多严重,我始终坚持写作,没有放弃。在患病期间,我心中特别压抑,有很多话埋在心里,不知向谁说,也无法倾诉。于是我就把心里话全部写出来,然后我感觉心中特别轻松,那时候我不明白怎么回事,但是现在的我搞懂了,那是我的情感得到了宣泄,也释怀了。 这样更加让我爱上写作,也锻炼了写作的能力。我是10几岁开始写作的,记得在14岁的前后,我就开始尝试给报纸和期刊投稿,当时我清楚的记得我们市内《丹江口日报》的编辑老师,还去我家中家访我,他们说我写的文章像出社会的人写的文章一样,我问他们,我的文章能刊登采用吗?他们说不能,但是文笔还可以,有一定的潜力,可以在写作上发展下去。 当时,我特别激动,倍受鼓舞,心中非常的自信,发誓一定要坚持写作。那时候,我非常渴望我的文章能变成铅字被刊登,我的处女作是在我17岁时被报纸刊登的,那时候我在山东学家电维修技术,没有办理身份证,取不到稿费,然后我妈妈联系我老家的姨姨,把我家的户口本,花了23元从邮局快递到山东给我,我才取到90元的稿费,后来我更加有信心,任何时候都坚持写作。 在我17岁半的时候,我萌生了写长篇小说想出版的打算,当时我被自己大胆的想法吓住了,我质疑自己,我能写长篇小说吗?其实我不懂写长篇小说,然后我就买别人出版的小说,大量的去看,反复的去研究,去自己悟,去自己学习等。那时候我进入了一个写作的误区,认为只要长篇小说的写的文字文笔好就能出版。 我看了别人的小说,感觉别人的文笔还没有我好,所以我认为自己写的小说一定能出版。现在想想这是一个错误的思维,并不是文笔好就能出版,而是要学会讲故事,讲吸引人的故事。我在17岁半到到我19岁时,开始写我的校园青春小说《谁的眼泪在飞》,只写了个开头。19岁时,我去当兵了,三个月新兵训练完毕后,我被调到团部的宣传股,专职写文章,发表了一些新闻稿和短篇小文章。 当然新闻稿和文学稿是截然不同的,有很多的区别,新闻稿有消息稿,通讯稿(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评论稿等,新闻稿讲究实效性,有导语、主体等。 退伍后,我坚持把《谁的眼泪在飞》写完了,我投稿很多,都不能出版,于是我花了12500元自费出版,拿到1000本书,都低价卖了,亏损8000多元。现在回头再看看这部的小说,感觉写的非常垃圾,很差劲,文字很苍白无力。 出版这部书时,我25岁。后来我坚持写作长篇抗日小说《血狼团》,这期间也发表了许多短篇文章,在2012年,我28岁时出版《血狼团》,当时谈的是给我稿费9千元,结果最后出版公司变卦了,是零稿费出版,后来电子版卖出去了3千元。 那时候我的父母,特别是我的爸爸非常反对我写作,又加上我有精神疾病,我和我父亲的关系非常僵,我妈妈很操心,于是在2017年我妈妈联系江西卫视,在电视台一个叫“金牌调解”的栏目组调解我们家的矛盾,调解后我和我父母亲关系好了很多,电视台认为我家庭困难,又加上我有病和写作不容易。向我们家捐款了5千元,我爸爸把5千元给我了,等于《血狼团》小说,我只拿到8千元稿费,确实不容易,现在再看这部《血狼团》小说, 我依然感觉写的很垃圾,十分的不满意。后来,我感觉写长篇小说不挣钱,而且非常耗时间,于是我转型写影视剧本,我写剧本有5年时间左右,有一些小东西,快手抖音上的段子剧,微电影,网剧被开拍了,不值得一提。 当然也写的有网络大电影和院线电影剧本,也卖出去了,有的正在拍摄,没有写过电视剧剧本,如果我要写的话,有一定难度,估计驾驭不了,需要继续学习深造研究。我以前是边打工边写作,从2018年我开始专职写作到现在,我依然很落魄,穷困潦倒,无法养活我自己。 但是,无论人生前路多艰难,我依然热爱写作,永不放弃写作。人这一生,不要求多艺,只要把一件事做好,做到极致,达到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地步,然后功成身退就十分了不起。 2、老五:你在写作的时候一般灵感来自哪里? 红波:我觉得如果要发展写作,一定要多看多写。我的灵感来自于我看别人的书的内容,或者我听到的某句话,看到的某个画面,或者某件事,某个动作,一个大道理等。我记得在我初学写作阶段,上中学时,在睡觉还没有睡着前,我就在大量的构思要写的作品的故事情节等。 有时候晚上失眠,半夜里想到特别好的灵感,我就立刻爬起床,打开手电,拿出纸笔,把灵感全部记录下来,因为灵感是稍纵即逝的,有好的创意和灵感,必须把它记录下来。但是,我现在写作根本不需要灵感,因为我脑海中已经装满很多故事,似乎可以沾手即来的编故事,从而进行创作。 3、老五:一个故事你觉得应该包含哪些元素? 红波:无论是写短、中、长篇小说,或者写电影剧本,电视剧剧本等,虽然题材不同,写法也不一样,但是在创作的某些方面有着异曲同工的方法,说直接点,就是要学会讲故事,学会编故事,当然讲故事和编故事是有一定方法和技巧的,更有一定的套路和模式,要围绕主题和中心思想去写作,比如自叙、倒叙、插叙、反转、闪回,要搞清楚在讲故事时,哪些情节放在前面,哪些放在中间,哪些放在结尾等,我觉得结尾最后必须来一个大反转,是读者意想不到的结局。其实元素就是讲故事最基本的知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高潮、结尾、冲突、矛盾、包袱、对抗、设梗等。 其实写作是没有捷径成功的,如果你非要说有捷径,那就是模仿和抄袭。当然,许多初学写作者都是从模仿别人的作品开始的,通过日积月累,自己的写作经验、能力、知识提高了,达到了很多的基础、方法、技巧等,那么就很容易沾手即来的写故事讲故事,也很轻松,就会写出一个很丰富很饱满的故事。但是,我现在还没有完全达到这个能力,我还处于摸索、研究、学习的阶段。 我觉得无论写什么题材的作品,一定要把细节巧妙的处理好,是读者意想不到的结尾。我认为写作和学历、文凭没有多大的关系,主要是写作知识、技巧、方法的积累等,要学会驾驭写故事讲故事。当然,你有高学历,是一个研究生、硕士生等,对于你又会写作的话来说,也能抬高你的身价,这只是锦上添花,我认为这是虚无缥缈的“皇冠”,不必太看中。有很多只有小学文化,甚至都不能认识一些字,但是通过学习,依然能写作成功。比如余华等名家。 4、老五:你对好故事的定义是什么? 红波:我没有完全固定的定义,只是我个人的观点,仅供你参考,我也不知道我的观点是否正确。我认为一个好故事的定义,首先要讲一个圆满饱满的故事,让读者看完结尾后,要有一种意难平、久久回味、心中无法平静,荡气回肠,还想从头到尾看一遍的感觉,要有一定的深度,有一定深层次的内涵,要让读者每一个人的心灵和灵魂得到被充分的洗礼和升华,我认为这就是好故事,好作品。 我还认为一个好故事要充满正能量、励志、感人、震撼、悲壮、揪心或者虐心,更要结局有反转,要能更好的刻画生动的人物形象,通过精彩的故事情节,反应出当代社会的问题所在,直击每一个读者的心灵痛处,要让作者和读者的思想、观点、精神、心灵等产生共鸣。当然,写出好故事在处理整部故事情节时,要结构紧凑,处理细节要巧妙巧合,相当自然,不要设置的包袱和梗过于生硬,如果平铺直叙的把故事讲下来,像小学生写作文,流水账一样,是根本不行的,没有任何看点,就是一张废纸。 当然,讲故事中,这个矛盾冲突一定要大要有深度,对抗越激烈越好,比如我要写一部长篇《抗日奇侠》的抗日剧,A是一个正派主人公,B是反派,对抗主角,是一个日本鬼子少佐。我们来假设一下对抗结局: 1、A的武功很强大,B的武功很弱,比不上A,最后A把B杀了,这样的设置是不可取的。 2、A有一定的强武功,B也有一定的强武功,两人旗鼓相当,最后A为了民族大义,家仇国恨,和B同归于尽,这个假设是可以的。 3、A有一定的武功能力,但是B的武功能力比A强上百倍,从表面身体外形上就看的出B的块头等比A强大,B处于上风很占优势,给读者观众一种错觉,就是A肯定打不过B,估计B要把A打死了,但是没有想到在结局的时候,A看到了B的破绽,让人意想不到,出乎意料的是A却抓住机会把B给消灭了,这是一个大幅度的反转,反败为胜。 当然也可以设置更深度的,深一层次的,表面上A比较害怕B,给观众和读者一定的错觉,其实B并没有多可怕,而是A有了“害怕”B的这种心理更可怕,这是来自A心灵深处的恐惧心理,到了最后的结局,A把B杀了,来一个大反转,反败为胜,没想到A又被许多的日本鬼子包围,A迎着鬼子们毫不畏惧地冲杀上去,此时突然结尾了,给观众一个想象,一个回味,一个猜测推断,一个设想,荡气回肠等。我觉得这第3种的设置是可取的,比较好的。 我的长篇抗日小说《血狼团》结尾基本上就是这样设定的。总之,写故事要结构紧凑严谨,不要拖拉,不要拖泥带水,故事情节要精彩生动,细节要处理的巧妙巧合,矛盾冲突要相当一样强大,对抗要达到一定的程度,越激烈越好,达到高潮部分,结尾来个反转,反败为胜,让读者观众回味想象更好。 至于,人物角色说的话语和台词,要符合身份、场合、性格、位置等,以及人物角色出场的方式顺序,有的是声音先出场,有的是身体先出场,有的一只脚先出场等,这些就好比做人处事,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说话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和场合,出入什么样的环境穿什么着装等,这样都是写作的最基础知识,不必过多的阐述。 5、老五:长篇故事和短篇故事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红波:这个问题,我没有确切的答案,心中没有很专业概括笼统的看法和定义,其实在上一个问题的回答中已经涉及到这个问题的回答。我认为长篇故事对于短篇故事来说,简单的写法可以理解为扩写,无论是长篇故事小说还是电视连续剧,最好是年代剧为准,有着几十年的跨度,甚至上百年世纪的大跨度,比如高满堂大师的《边疆爱情》,或者是《爱情边疆》,我记不太清楚了。 还有去年的年代剧《南来北往》,讲述铁路乘警工人的。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莫言的《丰乳肥臀》等,写一个长篇年代剧来评选矛盾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是比较可取的。短篇故事对于长篇故事来说,我觉得写法上是缩写,浓缩精华,但是写短篇故事要小、巧、精,比如短篇小说,小小说,微型小说等,写短篇故事,我觉得比写一个长篇故事的驾驭能力要更强,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创作手法和技巧,短小精悍,某些细节处理,就像人与人的关系很微妙,可以点到为止,也可以某些不重要情节一笔带过即可。 至于故事简介、故事大纲和故事梗概、一句话故事、思想主题、人物小传,关键词、风格类型等,都是基础知识,不必过多阐述。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以你和我目前的身份,处境状况,我们无论搞什么项目作品,情不要搞什么太深奥的文学影视医术价值,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卖点和商业价值,只要搞的作品能赚到钱,能赚到利润,我们就要坚决搞。 等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多写多练,我们的写作能力提高了,知识面也宽阔的,有经济支撑了,我们可以再搞文学影视,艺术价值强的作品。五哥!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仅供你参考。我也是班门弄斧,小巫见大巫了,有写的不对的地方,请多包涵谅解。其实,我还有很多关于创作的话题向你请教,让你教我,向你学习,等以后我们有机会了,再好好的深入交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