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现状】国内漫画界到底是什么现状?我们可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发表时间:2025-02-11 21:18

之所以用一个问句做标题,是因为我也没法用漫画人的角度来说明国内目前漫画现状具体是什么样,毕竟我本职是做动画的,隔行如隔山,即便常说动画漫画不分家,但是具体去了解彼此的生存状态,那里面的信息差还是挺大的

首先向大家展示【Deepseek】的回复:

以下是基于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2月)对中国漫画行业现状、问题、生存状态及改善路径的系统性分析:



一、行业现状:增长与失衡并存


1. 市场规模与结构

  • 总产值突破4000亿:2023年中国动漫产业总值达4000亿元,其中泛二次元周边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将达652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8%

  • 在线漫画市场高速增长:2024年互联网漫画市场规模突破百亿,预计2025年达150亿元,用户规模超4亿,付费率仅5.2%,ARPPU(用户平均收入)降至31元

  • 平台集中化加剧:腾讯动漫(DAU 1200万)、快看漫画(DAU 980万)、哔哩哔哩漫画(DAU 610万)占据83%市场份额,中小平台月活低于50万即面临关停


2. 内容生产特征

  • 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头部工作室采用“剧本组+主笔+5助理”模式,单部作品月产200-300格,AI技术渗透率达37%,但导致63%新作陷入“系统爽文”套路化

  • 题材严重集中:TOP100作品中校园恋爱(32%)、古风玄幻(28%)、系统爽文(19%)占比近80%,科幻、职场等现实题材不足5%


3. 国际竞争力

  • 出海收入占比仅2.7%:远低于韩国网漫的35%,东南亚市场点击转化率仅为本土作品的1/5,文化折扣导致《怦然心动》等作品被迫修改核心设定





二、核心问题:五维结构性矛盾


1. 创作生态畸形

  • 算法绑架创作:平台推行“黄金三章法则”,要求前三话留存率>65%,导致70%新作开篇堆砌打脸、逆袭桥段

  • 人才断层加剧:新人漫画家平均从业时长从3.2年(2018年)降至1.7年(2023年),78%从业者未接受系统美术教育


2. 收益分配失衡

  • 平台分成比例达70%:新人作者单话稿费中位数800元,需月更80格(约4话)才能达到城市最低工资标准

  • IP开发黑洞:《魔道祖师》手游月流水2.3亿,原著作者分成仅50万,版权交易中创作者议价权缺失


3. 技术冲击与伦理风险

  • AI替代基础岗位:漫画助理岗位较2020年减少72%,AI作画成本从120元/格降至28元/格,但导致内容同质化率提升40%

  • 审核成本激增:平台自查团队规模扩大3倍,历史题材过审率跌破10%,《刺客伍六七》等作品因“价值观偏离指数”被迫修改剧情




三、生存状态:冰火两极分化


1. 漫画家群体

  • 收入断层:头部0.1%作者年收入超500万,腰部作者月均6200元(需月更80格),底层作者时薪不足15元

  • 健康与职业危机:78%全职漫画家患颈椎病/腱鞘炎,60%考虑转行,职业焦虑指数达86.3(满分100)


2. 平台运营困境

  • 流量成本失控:单用户获客成本(CAC)从18元(2019年)飙升至67元(2023年),行业平均亏损率扩大至47%

  • 版权沉没成本:某平台800万采购的《凤囚凰》动画改编权,因政策限制三年未开发,最终计提资产减值


然后昨天又和漫画圈的几位朋友也聊了现状,大家普遍的观点是国产漫画目前看不到希望,现状的问题跟上面AI提到的差不多

抱怨和吐槽不是我们的目的,最终我们是想怎么样去解决这些问题,尤其是分镜天地平台化后怎么样从平台的角度来解决这些问题,给创作者,漫画家门一个良好的创作土壤

其中聊到的一个就是举办比赛,去发掘优秀的国内潜在的漫画人才,这个比赛也是我们确定的一定会举办的,只不过分镜天地没有举办比赛的经验,所以说也想征集一下大家的意见,大家想参加一个什么样的比赛?

朋友同时提到,有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就是可能提交的作品水平整体不会很高。他曾经做过某个漫画比赛的评委,按照他的经验,最终算得上优秀的作品可能就3~5部;然后整个比赛一共提交的作品可能就40~50部

所以我们的目的是想通过漫画比赛来挖掘人才,但是实际的反馈可能会不尽人意~针对这点我的回答是,漫画比赛不是一次性的,应该长期举办下去,而且频率要相对高一点,比如资金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按季度举办

因为影响力也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前几期的参赛作品肯定会有限,如果前几期办的好,口碑好,后面就会越来越多人参与的~

还提到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获奖作品的开发几乎为零,就是即便是获奖了,好像作者也没有继续去开发他的潜力或者签约他让他去原创自己的漫画作品,这个我有点想不通,为什么平台不去开发获奖作品的IP?可能是某些实际操作有困难...但是如果是我们分镜天地举办比赛,那么从一开始就是奔着动画化以及后续IP开发去的...不会仅仅只是为了比赛来搜集一些短篇漫画

然后我们也聊过就是可不可以直接去签约作者?这位朋友说最好不要直接签约,因为平台的成本会很大

但是我的观点就是少而精,我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来扶持少量的作者,比如说哪怕三个作者,因为我是从分镜的角度出发,他的漫画一旦签约,后面一定会动画化的,而且一定会做出周边以及游戏开发

不会说仅仅通过漫画本身来盈利,况且我觉得直接靠漫画盈利是比较困难的,毕竟大家已经习惯了免费阅读,所以只能开发漫画之外的价值

所以前期在筛选的时候,我就会要求对签约作者的整个故事架构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评估他后续的开发难度及回报价值,同时也提到,就是一定要尽可能的给创作者最大的创作空间,平台不应该干预太多漫画的创作

这个我是支持的,但是我也补充,漫画可以按照漫画家的心意,但是动画化时,就应该相当于是一次二创,可以根据本体漫画做出很多改编,用来符合更多动画的创作逻辑和观众观看习惯

还聊到过彩漫跟黑白漫的区别,其实我觉得漫画是可以比较低的成本去讲故事,你要直接做成动画的话就成本比较大了,所以漫画是一个很不错的先导产品,用相对比较低的成本来验证观众的反馈和期许

而讲故事的话其实黑白漫就可以了,主要是黑白漫创作流程比彩漫少,成本也相对低,而且最终的表现效果也并没有比彩漫差多少,所以我是支持黑白漫的

而且漫画是黑白,动画可以是彩色啊~

彩漫在中国比较流行,按照这位朋友的说法是我们后来的年轻人都是先接触到动画,然后再去接触到漫画,所以说他们的潜在认知漫画就应该是彩色的

然后这也是根据所谓的大数据反馈,说彩漫的数据比黑白漫要好。其实我对大数据这些反馈,并不是很在,而且我觉得让的反馈叶不一定代表所有民意,问题的关键是,你的原始数据从哪里来?

如果说我们一个群体都在吃素食,你问他什么食物最好吃,他的回答一定是某个蔬菜,而不会是肉类,因为他都没接触过肉类,他怎么给出肉的反馈?

所以我做平台,前期来说大数据只能做一个参考,毕竟我们的身份是开拓者,想做市场上没有的,就像乔布斯研发出苹果手机后,智能手机的市场是被开发出来的,而不是根据大数据之后研究出来的

当然我也不是反对大数据的作用,我觉得大数据对于我们来说可能更多的是去看反馈~就是先生产或者设计出一个东西来,然后根据市场的大数据去获取反馈,进而改进我们的产品

后面我们继续聊到漫画的类型,目前国内题材也还算比较多,但是好多都是小说改,而原创的漫画少了很多,作为平台方,自然是希望自己平台的漫画一生产出来就会有人关注,所以直接用小说改是最安全保险的

但是实际上,这里吸引的原始读者,不是漫画迷,而是小说迷...两者其实还是存在一些明显差异的。

难道是国内观众不想去看原创漫画故事吗?我觉得不是,是因为观众没得选,或者选择很有限,大家都只能看小说改,所以观众是一种被迫选择的状态。如果有一个合适的土壤,让这些优秀的原创漫画家能长期稳定的更新漫画,我相信他们的作品一定会吸引不少人的

不过成功的原创漫画需要长期的稳定的投资,短期之内看不到效果,作为平台方,作为商业考量当然是希望,低成本,快节奏,高效的看到成果,所以不仅干预创作,而且给漫画家制定KPI,不停地提高更新速度,最终导致作品质量的堪忧

所以我要建立这个创作者平台,其实特别大的一个任务就是怎么样去让这些原创作者(目前指的就是这些漫画家们)能够通过作品盈利,并且还能过上不错的日子

也聊到过盈利方式,目前主流就是通过付费阅读,然后就是广告。但是现在看漫画的人其实越来越少,尤其是看国产漫画的人就更少了。

所以国产原创漫画的漫迷,这个群体的人数还有待进一步开发扩大

以我在想怎么在最开始就去结合后续的开发,比如手办和游戏,因为这两个是可以直接资金回本的产品,所以我觉得从一开始就去研究好作品的商业属性,很有必要

而漫画本身,可以直接免费看,就算不是完全免费,也只能提前解锁收费,比如收费的用户,可以提前解锁多一些篇章,仅此而已

因为国内已经养成了免费阅读和观看的习惯,不管是漫画,动画,还是影视。就算有心改变整个国家观众的阅读习惯,培养起良好的版权意识,那也是一个需要很长时间慢慢调教的过程,急不来

说到这里其实还挺怀念以前有妖气的,当初也是集中了一大批漫画作者,可是也不知道具体什么原因,最终出了个十万个冷笑话后,就没下文了...

所以当朋友问我想做成一个什么样的漫画网站时,我的回答是早起的有妖气那样的网站。当然我不会局限于只做漫画,后面的动画,影视,游戏也是重点,漫画只是前期和头部~属于根基,所以也要打牢固

然后有位朋友提到了一种特别有建设性的签约作者模式,就是【定级+全勤奖】

说是可以根据漫画的品质定A-B-C-D-E5个级别,比如说A级品质的漫画5000元每个月的全勤奖,所谓全勤奖,就是每个月更新最低标准数量的漫画才会获得,当然超出也会获得相应的奖励,但是如果低于数量标准,那么就没法获得全勤奖(当然也不会一分不给,但是从单价来算,肯定不如全勤奖这么优厚)

然后B级4000,C级3000,D级2000,E级1000,这样大家也会有晋级的空间,而且这个全勤奖只是一个保证,后面如果有广告和付费,一样也会分成的。还有这里的5000-1000,也是只一个基准值,可以调整。甚至特别优秀的可以是S级,提供特别优厚的回报用以来重点扶持

按照这位朋友的说法,是因为怕漫画家不靠谱,可能对平台骗稿...其实我一直以为只有平台或者甲方骗稿占大部分,漫画家骗稿的不多,但是他提到一种情况,比如漫画家水篇幅,一个情节一两格就能搞定,非要画十多格,这种情况确实也会发生

我的回答是,作为【分镜】为核心的平台,即使我们是动画分镜作为基准,但是对漫画分镜的理解也不会差,虽然平台可能暂时不会安排一个特别强势的保姆级的漫画编辑,但是还是安排一个懂分镜的负责人对接漫画家的,他有没有水篇幅,有没有偷懒,负责人还是有一个基本的认知的

再有就是根据数据的反馈,读者也不是瞎的,他们也会有自己的判断,如果发现作者偷懒,他们也会直接评论,甚至根据每章的打分系统,让作者认真对待自己的作品。如果真是遇到作者对作品失去信心,或者没有灵感,亦或是最离谱的情况,作者意外去世,我们也会提前设计好一套应对方案,让作品可以平滑的结束

其实我是不愿意用恶的考量来对待所有人的,包括作者,我不觉得市面上有那么多本意就是来骗稿费的作者,况且签约不是只看作品,可能前期先和作者成为朋友,基本验证人品和信誉后才会签约吧,尽量把后续不愉快的情况都扼杀在实际合作之前,而且就算后面真的难免出现问题,也提前做好预案

而且我一直强调IP的全流程开发,所以漫画只是头部产品,所以后续的动画,玩具,游戏,社区,活动等等,都是同等重要的。说到这些我觉得我最缺的就是实际的经验,所以在网站建设的同步,其实我也已经开始实际在策划一个很小的项目了,直接漫画,动画,手办,游戏,全流程我要自己走一遍,项目可以很小,但是每个环节我需要懂,为将来以小博大做准备

而且只有自己实际走一遍,后面寻找合作伙伴和扩大生产时,才不会显得那么外行。现在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太多了,而这个我是不会允许在自己的平台出现的

其实真的要做一个平台,而且目标是改变国产漫画生态,未来要面临的问题还会很多很多,比如特别棘手的就是盗版问题。因为我几乎没有版权相关的经验,所以我只能说我也在一边学习一边推进

然后我对自己二次创业做一个定性吧,跟很多朋友沟通时,他们都觉得我们想扭转现状有些不切实际,一没那么多资源,二没那么多钱,哪里来的信心说出改变国产漫画,动画,影视现状的勇气和决心

首先我不觉得这件事,一定是我们来做成,如果我们能给那些更有能量的人和组织提供一些经验,我觉得我这会二次创业,就是值得的

然后就是,都说了这是二次创业,所以即便是失败了, 还会有第三次的~人生才过半,我除了分镜也不会别的,而且我也是真的喜欢分镜,那就慢慢耕耘吧~

我不需要跟任何人对比,也不会制定那种什么阶段要达到什么成就的周期表,保证每天都在向前推进就好了,未来也许会变,但是大的目标和方向不变就行

我真的不想让自己和自己扶持的那些创作者很累,大家能在一种比较愉悦的环境下进行创作,并且能获得应有的回报,这就是我要追求的。而且这并不是不可实现的,只要通过良好的制度设计,规则制定,然后点点的吸引人来,就能做到

我觉得未来AI时代,物质上的需求一定会被AI大量提供,未来人类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追求,所以为此,我想建立一个可以提供大量精神食粮的平台,如果你也有一样的认知和热情,希望可以和你一起共谋大业!

【每周总结】AI时代,实现任何理想...你只需要行动...

上面两个群(QQ群和微信群)是面向所有分镜爱好者~

用以交流,发布信息

如果您已经加入了其他分镜天地群组,就不需要加上面的群了~

-----------------------------

下方这个群,属于创业群,用以寻找合作伙伴

如果您有创业的想法,或者愿意出谋划策

欢迎入群~


邮箱shenhun5@qq.com
帮助中心
分镜天地    与你同在
用开源精神铸建AI时代创作者平台
天地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9:30-18:30
 联系方式
客服热线:13161037556(如不通,请先发短信联系)
邮箱:storyboardcn@qq.com